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,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顾茅庐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分享。
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一、教材分析:
《三顾茅庐》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七回“司马徽再荐名士,刘玄德三顾茅庐”改写的。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,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,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,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、礼贤下士的精神。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,一次比一次详细,尤其是第三次拜访,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。课文用张飞的莽撞、无礼,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。
二、教学要求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。
2、学会本课生字,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3、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;学习用“来到……只见………”的句式写一处景物。
4、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。
三、教学重难点:
1、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;学习用“来到……只见………”的句式写一处景物。
2、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。
四、教学时间:
三课时
五、教学过程:
第二课时
一 ……此处隐藏29203个字……,析人物
质疑:
刘备是如何做到让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的呢?(诚心)
文本探究
(一)刘备之“诚”
1、自读课文,思考: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,其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的“诚心诚意”?
2、诸葛亮答应出山,只是因为刘备诚心吗?刘备的身上还有什么特质是让诸葛亮欣赏,愿意跟随的呢?
3、学生自主散读思考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个性特点,小组互相补充交流。
4、组内代表展示交流成果,师生互评。
明确:(1)拜访次数?
(2)充分信任
(3)下马步行
(4)等候醒来
(5)批评张飞
刘备:有雄心壮志、礼贤下士、求贤若渴、有威望,有号召力,气度宽宏
小结:正是刘备集这些优秀的特质于一身,才能在诚心的拜访后求得大贤。
(二)诸葛亮之“贤”
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,刘备是这样,诸葛亮也不例外。
探究文本,看看在那个群英荟萃的年代,诸葛亮能够脱颖而出,使得刘备三顾茅庐,他又有哪些过人之处呢?
明确:雄才伟略、目光长远、胸怀大志、淡泊名利
四、总结归纳,谈收获
从两个人物身上,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?
总结: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,我们要想成功,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,并时刻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
五、课后练笔,促提升
请同学们以《理想与成功的距离》为题,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感受。
六、板书设计:
三顾茅庐
刘备诸葛亮
诚贤
雄心抱负
汉室可兴,大业可成






